新华财经上海2月5日电(记者李荣)记者5日从2025年上海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了解到配资和融资融券区别,在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,上海嘉定将落实三项赋能行动,更加注重企业感受,加强服务意识和协同理念。
据了解,上海嘉定将推进改革创新行动,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,提出区域创新特色改革举措,体现改革“深度”,推出“职业健康培训一件事”、推动一街镇一园区设立融资信用服务线下工作站等举措,分别从政务服务、人才服务、涉外服务、法治护企、园区服务等方面创新赋能。
其次将推动服务品牌的提升行动,已见成效的改革举措将在面上复制推广,进一步完善固化制度机制,体现改革“高度”,深入推进“小嘉帮办”“我嘉金融”“有嘉客栈”“信用之嘉”“安嘉行”“沪嘉通”等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的提升。
此外将加强益企攻坚行动,凡是改革方向明确但路径不够清晰,涉及部门众多、短期内难以推进,但企业又实实在在迫切需要的改革行动,应该体现出改革的“力度”。强化项目准入评审全过程服务、加强一体化协同联动执法,分别从项目准入、电力接入、园区收费、智慧好办、涉企检查等方面大力攻坚。
据介绍,上海嘉定“一网通办”接入服务事项已达2518项,全程网办率93.57%,在上海全市处于前列,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取消涉企类打印收费;建立“一揽子”解纷、“一体化”统管、“一网通”调解、“一站式”服务多维度诉源治理机制,创新探索市场化商事解纷渠道;积极推进“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”,检查做“减法”,服务做“加法”,“风险+信用”分级监管,构建以信用为基石的“一体化监管服务”体系;创新开发“街面管理”应用场景,投放“智能机器人”,以“智慧脑”赋能“精准治”,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持续赋能非现场检查,充分关注街面商户感知体验,让执法管理“有温度”,城市充满“烟火气”。
上海嘉定正在深入实施“科创合伙人计划”,联动龙头企业、地方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,搭建科技产业化供需对接平台。发布嘉定“科创核”规划,集聚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、230家高新技术企业,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最便利区域。启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新址,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功能,不断推动搭建项目端与企业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。
同时,强化场景数据支撑,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引领区建设。在基础设施、智慧设施、测试资源等多个领域的测试及示范应用场景上实现诸多国内首建、首个、首批创建。牵头及参与“双智”试点标准研究28项,已发布17项,为智能出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。
上海嘉定还推出产业中心区建设,以龙头企业、重点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,聚合产业资源,多种形式盘活低效用地,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,同时把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的配套企业集聚在一起,以龙头为引领,聚力推进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。围绕采埃孚、科世达、福耀、卡斯马等重点企业,引导其转型升级,将新增业务板块、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集聚到周边区域,不断释放大企业的“磁吸效应”配资和融资融券区别,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、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。